<delect id="l7lpf"><noframes id="l7lpf">
<dl id="l7lpf"></dl><noframes id="l7lpf"><dl id="l7lpf"><dl id="l7lpf"></dl></dl>
<dl id="l7lpf"><i id="l7lpf"></i></dl>
<dl id="l7lpf"></dl>
<dl id="l7lpf"><i id="l7lpf"></i></dl> <dl id="l7lpf"><i id="l7lpf"></i></dl><video id="l7lpf"><i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i></video>
<nobr id="l7lpf"><video id="l7lpf"></video></nobr><dl id="l7lpf"></dl><dl id="l7lpf"></dl><video id="l7lpf"></video><video id="l7lpf"><i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i></video><video id="l7lpf"><dl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dl></video>
<dl id="l7lpf"><i id="l7lpf"></i></dl><video id="l7lpf"><i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i></video><dl id="l7lpf"></dl><nobr id="l7lpf"><video id="l7lpf"></video></nobr>
<video id="l7lpf"><i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i></video><dl id="l7lpf"></dl><dl id="l7lpf"><i id="l7lpf"></i></dl><dl id="l7lpf"></dl><video id="l7lpf"><dl id="l7lpf"></dl></video>

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高考試卷

2015年湖北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word

[移動版] 作者:佚名

一、語文基礎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縝(shèn)密 感喟(kuì) 紫薔薇(wēi) 暗香盈(yínɡ)袖

B.鑲(xiānɡ)嵌 馳騁(chěnɡ) 梔(zhī)子花 逸興遄(chuán)飛

C.熱忱(chén) 別(bié)扭 康乃馨(xīn) 積微成著(zhù)

D.菜肴(yáo) 酣(hān)暢 蒲(pú)公英 春風拂(fó)面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商埠 綽約 扣人心弦 扶老攜幼 B.博奕 翹楚 以逸待勞 固若金湯

C.篤信 聰慧 日臻成熟 灸手可熱 D.潰乏 矯情 所向披靡 汗流浹背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研究伊始,該團隊選取了華北、西北地區生產的幾十種馬鈴薯進行分析 ,從營養成分、 、硬度等方面多次試驗, 確定了適合加工馬鈴薯面條的兩個品種。隨后,又從諸多面粉種類中試驗選取了 的小麥粉加以調試。

A. 鑒別 色澤 終于 適量 B.鑒別 色彩 終于 適當

C. 甄別 色澤 最終 適當 D.甄別 色彩 最終 適量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2015年3月1日正式實施了《湖北省全民閱讀促進辦法》,是我國首部關于全民閱讀的地方政府規章,普通人的閱讀權益因此獲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來,生態保護意識漸入人心,所以當社會經濟發展與林地保護管理發生沖突時,一些地方在權衡之后往往會選擇前者。

C.2014年底,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獲得成功,確保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實施和探月工程持續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D.對血液和血液制品進行嚴格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確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過采血與供血途徑傳播的關鍵措施。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的《文選》,代表了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這些作品多表現夫婦、朋友間的離情別緒,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還發出了人生短暫的感嘆。

B.哈姆萊特得知他的父親被謀殺的真相,悲憤難抑,在發出“人類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的贊嘆后,明確表示不再對人類發生興趣。這說明莎士比亞對人文主義徹底絕望。

C.“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一回中,月圓之夜,湘云、黛玉相約聯詩。二人越聯越妙,漸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鶴影”,黛玉對出了“冷月葬花魂”。這兩句詩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劇人生的寫照與象征。

D.《論語·里仁》:“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币馑际钦f不愁沒有職位,只愁沒有任職的本領;不擔心沒有人知道自己,應該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這說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二、現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秦漢時代的普遍知識與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漢時代的普遍知識與一般思想,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天”仍然是判斷與理解的基本依據。仿效“天”的構造,模擬“天”的運行,遵循“天”的規則,就可以獲得思想與行為的合理性。在人們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夠擁有“天”的神秘與權威,于是,這種“天”的意義,在祭祀儀式中轉化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儀式中轉化為神秘的對應關系。不僅是一般民眾,就連天子與貴族也相信合理依據和權力基礎來自于“天”,秦漢時代皇宮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結構,漢代的墓室頂部要繪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場所更要仿造一個與天體一致的結構。

“天”所顯示的自然法則更加明確地被一些基本的數字概念所表述,而這些概念又被具體化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術,于是“天”與“人”之間就被聯系起來。首先是“一”。在秦漢時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統、君主權威、理性法則、知識基礎和一切的終極依據。其次是“二”?!岸奔搓庩?,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從陰陽引申出來的冷暖、濕燥、尊卑、貴賤。再次是“五”。在《呂氏春秋》中,思想家曾為“五”并列出種種匹配的事物和現象。這說明人們普遍相信“五行”可以歸納和整理宇宙間的一切,使宇宙整齊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聲、五味、五方、五臟、五祀等等發生紊亂,人們就要用技術將其調整過來,否則人就會生病,社會就會混亂,宇宙就會無序。比如朝代的變更,要順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們的服飾,要順序地吻合五色的輪次。這種數字概念經歷了漫長的整合和論證過程,在秦漢時代終于以系統的形式固定下來。

溝通天地人神的權力仍然被少數術士所掌握。大多數人相信,他們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稟賦與訓練,擁有與神秘世界對話的能力,人們需要通過他們與天、與神靈、與祖先交流。

當時人們關心的中心問題有以下幾類。一是生命。銅鏡銘文這樣的考古資料透露了秦漢時代人們的生活觀念,看來當時的人們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過也相信人之永恒極其困難。如果說銅鏡銘文、帛畫、畫像石中的神仙內容及秦漢方士的求仙尋藥煉金活動,反映了人們對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顯,他們也努力地探索過人體的奧秘與醫療技術,張家山漢簡中的《脈書》、馬王堆帛書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們的焦慮和憂患。正是在這種期望和想象、焦慮和憂患中,人們逐漸形成了生死觀念。二是幸福。在秦漢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為人生幸福的內容,漸漸退居次要地位,對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體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貴”與子孫“繁衍”成了更現實的追求,銅鏡銘文中那么多的“富貴”和“宜子孫”的字樣就是明證。三是國家。當諸侯國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種文化區域日趨混融成為一個文化共同體的時候,人們開始彼此認同?!疤煜隆币辉~在當時是一個較純粹的政治概念,當人們逐漸有了更廣泛的地理知識之后,人們認識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內”一詞?!昂取币辉~在當時成了中國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詞,凡是生活在海內的人,凡是有共同語言、習俗、觀念與服飾的海內人,都是“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文化意義上的共同體已經在人們心目中確立了。

(本文有刪改)

6.關于秦漢時代人們對“天”的認識,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漢代的墓室頂部要繪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場所更要仿造一個與天體一致的結構,這只是為了營造一種神秘的氛圍,讓普通人敬畏。

B.人類的社會秩序、倫理關系都是以“天”為依據來建立的,如果發生紊亂,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來進行調節,使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C.無論普通民眾還是權貴,都把“天”作為認識世界的基本依據,認為遵循“天”的規則,效法“天”,能夠獲得思想和行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則,一切知識都與之相關,秦漢時代的人們以“天”為根本法則認識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為終極依據認識自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因為“天”等同于“一”,意味著絕對和神圣,所以,秦漢時代皇宮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結構,以顯示對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數字概念的表述顯示了天與人之間的關聯,五行、五聲、五色、五方、五祀等實際上都體現了“天”蘊含的自然法則與宇宙秩序。

C.秦漢時代,在很多人的觀念里,只有少數被認為有特殊稟賦與訓練的術士才能與天、神溝通,并非人人都具有與神秘世界對話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數字概念表達了“天”所顯示的自然法則,這些概念的形成和確立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并牽連著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秦漢時代,人們普遍相信“五行”可以歸納和整理宇宙間的一切,使宇宙整齊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為宇宙間一切的終極依據。

B.秦漢時代人們的普遍知識與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國人對于幸福的理解從來就沒有精神超越的層面,而只著重于現世與物質層面。

C.秦漢時代,人們相信永生可以實現,這樣的生死觀導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對于“富貴”和“宜子孫”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現。

D.秦漢時代,與“天下”一詞作為政治概念不同,“海內”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詞,“海內”的人于文化層面能夠彼此認同。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順之

廉吏自古難之。雖然,今之所謂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進而后有所懼于罪,是以雖其嗜利之心不勝其競進之心,而其避罪之計有甚于憂貧之計,慕與懼相持于中,則勢不得不矯強而為廉。其幸而恒處于有可慕、有可懼之地,則可以終其身而不至于壞,而世遂以全節歸之。其或權位漸以極,則可慕者既已得之,而無復有懼于罪。至如蹉跎淪落,不復自振,則可慕者既已絕望,且將甘心冒罪而不辭。是故其始也,縮腹鏤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為。人見其然,則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終固此一人也。雖然,此猶自其既壞言之也。方其刻意為廉之時,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茍捐之足以為名,而得之足以為罪,則千金有所必割;茍捐之不足以為名,而得之不足以為罪,則錐刀有所必算。人見其千金之捐乃其奇節,而不知錐刀之算其真機也,從而謂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謂廉者哉?古之所謂廉者,必始于不見可欲。不見可欲,故其奉于身者??;奉于身者薄,故其資于物者輕。雖其一無所慕與無所懼,而未嘗不廉。蓋雖欲不廉,而無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咀ⅰ?,以平易豈弟、與民休息為政,而尤以清苦繩約自律。余始見侯如是,則亦以為今之所謂廉者耳。徐而與侯處,聽其議論,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謂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厭紛華,嘗言曰:“我蔬食則喜,肉食則不喜;布裀則寢乃安,纻裀則寢不安?!逼浞钌砺嗜绱?。侯蓋古之廉者也。聞侯之夫人亦樂于糲食敝衣,與侯所嗜好無異。然則古之廉者,猶或不免于室人交謫,于是益知侯之為難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東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與其屬武進尹楊君征余文為侯贈。夫侯之廉,人既已盡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雖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與懼,而方其為守,則猶在有可慕、有可懼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將可慕者得而可懼者去矣,侯之廉猶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與懼者也。然則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烏得無言乎?

(選自《荊川先生文集》,有刪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而世遂以全節歸之 歸:稱許 B.則千金有所必割 割:舍棄

C.于是益知侯之為難能也 能:做到 D.侯居常三年 居:居住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分別指向“今之所謂廉者”、“古之所謂廉者”的一組是(3分)

A.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為 B.前有所慕于進而后有所懼于罪

我蔬食則喜,肉食則不喜 不見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

C.布裀則寢乃安,纻裀則寢不安 D.侯之廉非出于慕與懼

一無所慕與無所懼 將可慕者得而可懼者去矣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主要論說為吏之廉,其中對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獨到的見解。

B.今之所謂廉者,本來有意于利祿,但懾于法律的威嚴,能夠自律,管住自己。

C.古之廉者,無所慕求,偶爾有了不廉的念頭,也會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動。

D.在作者看來,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權位更加尊顯,仍將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茍捐之不足以為名,而得之不足以為罪,則錐刀有所必算。(3分)

(2)奉于身者薄,故其資于物者輕。(3分)

(3)然則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烏得無言乎?(3分)

13.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6處)(3分)

王慎中為文,初亦高談秦漢謂東京3、2015年高考湖北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word版以下無可取已而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唐順之初不服其說,久乃變而從之。

(選自《四庫全書總目》)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勞停驛

歐陽修

孤舟轉山曲,豁爾見平川。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發,驚灘鳥道前。

【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

(1)簡要說明此詩前兩聯景物描寫的時空變化。(4分)

(2)簡要分析第三聯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選5個小題,如超過5個,按所答的前5個小題計分)(5分)

(1)人不知而不慍, ?(《論語》)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荀子·勸學》)

(3)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

(4)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李密《陳情表》)

(5)三徑就荒,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6)巖扉松徑長寂寥,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7)群山萬壑赴荊門, 。(杜甫《詠懷古跡》)

(8)遙岑遠目,獻愁供恨,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四、現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共20分,共4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頭腦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對當代人來講,旅行是一件平淡無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術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經常和冒險聯系在一起,另外還要有相當的經濟實力作為后盾,因此,旅行對于很多人來說并非易事。那時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難以滿足,只好經常借助于幻想,在頭腦中旅行。文人許多是貧窮而兼病弱,卻擁有敏銳的感受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現實生活中的阻礙反而進一步激發起他們的熱情。一幅圖畫,書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繪,都能夠成為點燃他們靈感的火種。借助無限的想象,他們能夠生動地描繪出一個地方的景色氛圍,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②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就突出地體現了這樣一種才華。他的不少篇章,都表達了對于遠方的向往。遠方,始終是一個充滿魅力和誘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詩意和美。波德萊爾的女友有著一半非洲血統,據說正是她周身所散發出的異域氣息令他癡迷,她的秀發,她的一顰一笑,都讓他恍惚感受到了遙遠的、另外一個大陸的奇異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詩《頭發中的半球》,其中有這樣的描繪:

你的頭發蘊藏著一個完整的夢,充滿了船帆和桅桿的夢;它也包藏著大海,海上的

季風把我帶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陽顯得更藍更深,那里的大氣充滿果實、樹葉

和人類肌膚的香味。

③從這些文字中,你能強烈地感覺到詩人感受力的靈敏和豐盈,視覺、嗅覺等都在全方位地、酣暢地敞開著,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動地描繪出遙遠地方的風光氣氛,栩栩如生。而這一幅幅巨大的、聲色流溢的畫面,最終是靠著強大的想象力來加以拼接、連綴和粘合的。

④終其一生,波德萊爾都被港口、輪船、鐵路、火車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為這些都連接著遠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為很難真正具備出行的條件,波德萊爾更多的是從想象中獲得滿足。

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作家蒲寧,也是一位善于運用想象力的大師。在自傳體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憶了自己在俄羅斯腹地的一個莊園里度過的童年時代。在漫長寒冷的冬夜,《魯濱遜漂流記》等書里的插圖,讓他想象遙遠的熱帶。狹窄的獨木船、拿著弓箭和長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樹林,都讓他感到甜蜜和陶醉,產生了一種身臨其境的幻覺:“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個身子感覺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熱,那么多陽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機會來到那些地方時,心中浮現的第一感覺就是:對,對,所有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樣!

⑥擁有這樣一種強大的想象能力,堪稱是生命中獲得的寶貴獎賞。它打通了一條連接詩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種種都表明,一個善感的靈魂,可以創造出怎樣的奇跡。這是一些具有異稟的人,能夠通過一棵樹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貝殼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傖的線頭布片,到了他們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織錦。讀這樣的作品,與其說是觀賞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繪出的風景,不如說是欣賞靈魂的奇觀。這樣的靈魂正是藝術的搖籃和息壤。

⑧當然,我們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備那樣卓越的才華。不過,從他們的這種嗜好中,還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東西。雖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個人的時間、精力、財力等,永遠是處于一種短缺的狀態。相對去過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這樣,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來作為一種彌補。

⑨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學習,培養和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變得細膩善感:欣賞一泓碧藍的山澗溪水的圖片,仿佛感覺到浸入腳底的絲絲寒涼;目光流連于畫面上一間江南小城臨水的茶樓,似乎嗅到一縷明前龍井的清香。對于氣氛、情調的細膩感知和把握,才堪稱旅行最重要的收獲。

⑩如今技術的快速進步,為這種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極好的幫助,鼠標輕輕一點,你可以從白雪皚皚的北極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熱帶海島。矚目于圖片,充分調動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鈕調到最高檔,庶幾可以獲得幾分真切的、身臨其境般的體驗。

(11)當然,對于這種替代的旅行,你盡可以不以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話來辯護: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幾處?

(本文有刪改)

1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4分,兩項都對得4分,答對一項得2分,有錯項得0分)

A.作者認為文人多與貧窮相伴,這使得他們對生活有著更加深刻的體驗,從而擁有了敏銳的感受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蒲寧就是明證。

B.文章運用古今對照的手法,從文學寫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說明以豐富的心靈展開對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養審美化的生活態度的必要手段。

C.“頭腦中的旅行”不是才華橫溢的作家的專利,普通人通過自身的努力,變得細膩善感,同樣可以在這種替代性的旅行里獲得身臨其境般的體驗。

D.第⑨段中“目光流連于畫面上一間江南小城臨水的茶樓,似乎嗅到一縷明前龍井的清香”一句,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從視覺與嗅覺的角度展開聯想。

E.今天,科技的發達既使現實的旅行更加便利,也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幫助,矚目于網上的各種圖片,在頭腦中旅行,我們可以“抵達”世界的各個角落。

17.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萊爾散文詩《頭發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4分)

18.作者為什么說“讀這樣的作品,與其說是觀賞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繪出的風景,不如說是欣賞靈魂的奇觀”?請簡要分析。(4分)

19.與現實中的旅行相比,“頭腦中的旅行”是一種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滿足人們對遠方的向往嗎?請結合文章內容和個人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共12分,共3小題)

20.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輸水路線,源起湖北丹江口水庫,終至北京、天津。請依據右圖,用一段文字描述該干線工程的輸水路線。要求:①包含圖示總干渠經過地;②不少于5個動詞;③語言表達準確、簡明、連貫;④不超過80字。(4分)

3、2015年高考湖北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word版

21.仿照示例,從下列構字部件中任選兩個不同的部件,另組一個漢字,并用該字組成一個雙音詞,再以該詞立意,寫兩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積極;②語句整齊;③不超過20字;④構字、組詞不在答題卡上單獨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4分)

構字部件:禾 亻口 日 又 月 言 ?

構字詞示例:?+又 → 友 → 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營造溫馨社會 講真誠建設美好家園

22.欣賞右邊的天鵝戲水圖,圍繞“早春”,寫一首小詩或一則短文。要求: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語言表達鮮明、生動;③不超過80字。(4分)

3、2015年高考湖北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word版

六、寫作(共60分,共1小題)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泉水在地下蓄積。一旦有機會,它便驕傲地涌出地面,成為眾人矚目的噴泉,繼而匯成溪流,奔向遠方。但人們對地下的泉水鮮有關注,其實,正是因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語的泉水的不斷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噴涌。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標題自擬。要求:立意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語文基礎知識 (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B 2.A 3.C 4.D 5.B

二、現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 (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6.C 7.A 8.D

三、古代詩文閱讀 (共34分,共7小題)

9.(3分)D 10.(3分)B 11.(3分)C

12.(9分)

(1)(3分)如果舍棄了不足以成就名聲,而得到了不足以構成罪行,那么他對錐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計。

(2)(3分)供養于自身的(東西)儉薄,所以他們依賴于外物的(程度)就輕微。

(3)(3分)既然這樣,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沒有誰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說說呢?

13.(3分)

初亦高談秦漢/謂東京以下無可取/已而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唐順之初不服其說

14.(8分)

(1)此詩前兩聯寫景,時空變化豐富。從時間節點來看,可分為兩個時段,第一聯為舟行之時(白晝),第二聯為泊舟之后(暮夜)。從取景空間來看,一句一景,富于變化。孤舟山曲、豁爾平川、樹杪帆落、峰頭月圓,遠、近、高、低,布置巧妙。

(2)①從用字自然傳神來看:數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至 ?!盎摹薄笆荨倍?,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能傳達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②從情感寄寓來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義,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關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涵。

15.(1)不亦君子乎 (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3)蘭澤多芳草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5)松菊猶存 (6)惟有幽人自來去 (7)生長明妃尚有村 (8)玉簪螺髻

四、現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 (共20分,共4小題)

16.(4分) C E

17.①以具體例子說明想象的旅行打開了詩人通向遠方的道路,詩人雖然不能親臨其境,卻能從豐富的想象中獲得滿足。②生動地表現了詩人的才華——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夠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感受力生動傳神地描繪出遠方的風景,呈現出富有詩意、流光溢彩的畫面,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18.①因為借助想象描繪出的風景并不完全是現實的復現,而是作家的藝術創造,其中蘊含了作家連通詩和美的生命感受。②作家之所以能夠創造出這樣的藝術世界,是源于其善感的靈魂、豐富的心靈。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實乃心靈的探尋,他們描繪的動人風景,映現的正是作家心靈世界的奇景。

19.答案示例一:頭腦中的旅行足以滿足我們對遠方的向往。①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束縛不可避免,我們未必有條件、有能力踏遍萬水千山。②頭腦中的旅行能超越現實旅行的局限,我們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感受力可以領會旅行的真正精神,領略遠方的精彩。③我們向往遠方,實質上是為了擺脫平庸的現實,獲得別樣的生活體驗,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詩意空間,令平凡的現實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答案示例二:現實中的旅行與頭腦中的旅行各有優勢,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補,能夠更好地滿足我們對遠方的向往。①百聞不如一見,條件具備時,我們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賞遠方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②如果不具備實地旅行的條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靈世界中構建“第二自然”,感受遠方的魅力。③現實有限而想象無垠,頭腦中的旅行能夠使我們超越現實,突破束縛。真實與想象交融,頭腦中的旅行就能為眼前的風景增色添彩,令現實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從而更好地滿足我們對遠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時也使我們的想象力得到豐富和提升。

答案示例三:頭腦中的旅行無法滿足人們對遠方的向往。①現實中的旅行能夠把我們帶到真實的遠方,在現場獲得直接體驗,而頭腦中的旅行畢竟是一種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遠方再美好也不真實,不能提供我們關于遠方的準確的認識。②一些細膩微妙的感受與體驗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獲得,不可能通過頭腦中的旅行得到。遠方風景里動人的韻致,不親眼目睹,不親身感受,就永遠無法真切地體會到。遠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親至,將是巨大的遺憾。③頭腦中的旅行能否滿足對遠方的向往,與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關。如果一個人沒有善感的心靈,缺乏想象力,就無法想象充滿魅力的遠方,也就不能滿足他對遠方的向往。

五、語言文字運用 (共12分,共3小題)

20. 答案示例:一渠清泉,源自丹江口水庫,從南陽上鄭州,穿越黃河,過焦作,出安陽,入河北邯鄲,經邢臺,走石家莊,分流東至天津,北達北京。源源南水北流去,綿綿千里飲甘泉。

21.答案示例一:(日+月→明→文明) 創文明社會 建和諧中國

答案示例二:(禾+日→香→書香) 博覽群書通曉天下事理 沐浴書香養成高尚人格

22.答案示例一: 一池水融融,幾絲柳依依。天鵝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答案示例二: 東風輕拂,柳條上鉆出了片片嫩葉,絲絲柔條,裊裊依依。幾只黑天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優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戲,悠然地游弋;綠水微漾,泛起圈圈漣漪。

六、寫作 (共60分,共1小題)

23.(60分)

答案略

隨機推薦
图片小说视频一区二区_波多野结衣中文_伊人www22综合色_天天曰天天干天天操
<delect id="l7lpf"><noframes id="l7lpf">
<dl id="l7lpf"></dl><noframes id="l7lpf"><dl id="l7lpf"><dl id="l7lpf"></dl></dl>
<dl id="l7lpf"><i id="l7lpf"></i></dl>
<dl id="l7lpf"></dl>
<dl id="l7lpf"><i id="l7lpf"></i></dl> <dl id="l7lpf"><i id="l7lpf"></i></dl><video id="l7lpf"><i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i></video>
<nobr id="l7lpf"><video id="l7lpf"></video></nobr><dl id="l7lpf"></dl><dl id="l7lpf"></dl><video id="l7lpf"></video><video id="l7lpf"><i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i></video><video id="l7lpf"><dl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dl></video>
<dl id="l7lpf"><i id="l7lpf"></i></dl><video id="l7lpf"><i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i></video><dl id="l7lpf"></dl><nobr id="l7lpf"><video id="l7lpf"></video></nobr>
<video id="l7lpf"><i id="l7lpf"><delect id="l7lpf"></delect></i></video><dl id="l7lpf"></dl><dl id="l7lpf"><i id="l7lpf"></i></dl><dl id="l7lpf"></dl><video id="l7lpf"><dl id="l7lpf"></dl></video>